各位宝爸宝妈们!我先问你们一个事儿哈,有没有发现孩子最近老是重复做一个动作?一会儿反复擦桌子,一会儿把橡皮擦捏得嘎吱嘎吱响。你知道吗,这些看着特幼稚的举动,其实是焦虑这只不安分的小兔子在敲门呢!它蹦跶着就钻进孩子的世界里去了,把孩子原本亮堂堂的房间搅得跟起了大雾似的。
这只兔子的脚印啊,藏得可隐蔽了,就在生活的旮旯里。考试前突然发烧,去游乐场一直揪着你的衣角不撒手,睡觉前非得检查七遍门锁。真的是,焦虑就跟春天的柳絮一样,顺着看不见的风,钻进每个小缝缝里。不过啊,焦虑可不是啥洪水猛兽,它就是孩子得学的生存技能,就跟学骑自行车,哪有不摔跟头的。
咱可以教孩子给这只小兔子拴上红绳。当它在书桌前急得直打转的时候,咱把焦虑变成个“焦虑温度计”。用彩色贴纸记每天的焦虑等级,要是红色贴纸超过五张了,就启动“彩虹计划”,去公园找七种颜色的树叶,或者用蜡笔把烦恼画成会跳舞的怪物。这些游戏可不是让孩子逃避,而是帮孩子理解焦虑的“脚手架”。
有时候啊,焦虑会戴上完美主义的面具。孩子因为橡皮屑没擦干净,就把整张作业纸都撕了,这时候咱就陪他玩“错误寻宝游戏”,故意把拼图拼错,比赛谁找的“错误”最有意思。咱得像园丁不嫌弃歪脖子树一样,告诉孩子,不完美才是成长的“年轮”。
展开剩余51%深夜跟孩子聊天,那可是藏着治愈的密码呢。孩子缩在床角说“我害怕变成笨蛋”,咱把台灯调暗点儿,别说教,来故事接龙。你先说“从前有座会发光的山”,孩子接“山顶住着会隐身的猫”。在想象的星空里,焦虑就成了故事里的小配角,没那么吓人了。
这只不安分的兔子啊,最后会在孩子的世界里乖乖走路。等它偶尔跳到窗台上,咱就知道,这是生活在提醒咱:重要的不是把所有不安都赶跑,而是教孩子跟心里的小情绪好好相处。就像候鸟在风暴里调整翅膀一样,成长就是学会跟不确定打交道的艺术!所以啊,咱们得教会孩子和内心的小情绪共舞,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主讲人:北京权威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,心理咨询师、高级中学心理学教师、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。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,具有应用心理学(社会心理学、教育心理学)背景。经过整合以人本主义为中心,结合青少年自身学校人际、师生、同学关系,亲子关系,在校表现等综合全方位因素针对性心理咨询,同时给予父母在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专业性指导,走出了一条独特而有效的咨询道路。
发布于:江苏省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