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风送爽,稻浪翻金。今天(9月23日)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。在上海主会场金山廊下生态园,舞台上奏响丰收序曲,市集摊位前摆满地产瓜果,市民争相品尝新鲜美味,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在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,“丰收”早已不止于收成几何。上海农业不拼规模、不争亩产,而是聚焦科技创新、品牌塑造与城乡融合,走出一条“小而精、专而强”的都市现代农业新路。
科技赋能
上海农业的丰收,是科技成果的丰收。
在活动现场,2025年“数据要素X大赛”上海农业分赛道的十大优秀项目集中亮相,“无人农场”实现水稻种植全流程无人化;“求真溯源 链上农安”用区块链+AI构建全链路信任体系;“碳汇农田”则让每亩水稻的碳排放可核算、可交易,助力农民增收。
“种地也能卖碳?”人们好奇围观,笑声不断。
扎根金山廊下的专精特新企业稷青科技,正为传统农业注入“数字基因”。企业创始人秦清表示:“上海农业虽不追求大规模种植,但运用科技手段,为创新提供了绝佳试验场。”
从老旧棚体低成本改造,到全流程智慧化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,稷青科技致力于推动设施菜田升级,并实现高端温室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替代。“农村资源广阔,数据是未来最宝贵的资产,市场空间巨大。”秦清说。
更前沿的探索来自墨泉生物的“集装箱式植物工厂”。联合创始人林维辉介绍,团队融合海外技术积累,通过软硬件协同创新,显著降低能耗与制造成本。在西藏亚东县,他们利用立体种植与AI环境控制系统,成功试种豌豆尖、无抗豆芽和上海青,实现全年连续生产。“我们还在探索草莓错季种植,目标是让城市餐桌四季常鲜。”林维辉说。
现场,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打造的“农业农村数据创新实验室”正式揭牌。该实验室将探索农业农村公共数据的创新应用,通过建立市场化数据供给机制,推动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与场景化融合。
市集摆满地产瓜果,市民争相品尝新鲜美味。
品牌引领
上海农业的丰收,是品牌价值的丰收。
上海不拼亩产,却拼农产品的“附加值”,通过电商平台、品牌运营与城乡互动,一场“双向奔赴”的丰收经济正在兴起。
活动现场,上海市网购商会携手电商平台代表、MCN机构代表、新农人代表共同签署《都市农产品全域营销,拓展电商发展新增量》倡议书,多元的销售渠道让上海优质农产品突破地理限制,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快速流通。
上海市网购商会会长宋轶勤表示,当前,电商平台正从单一销售渠道升级为综合服务平台,助力上海农业品牌走向更广阔市场。
“电商平台对农业的助力体现在两个层面,一是直接帮助销售,二是培育新型农业人才。”宋轶勤介绍,当前,商会正联合各大平台,组织带货主播和内容创作者深入乡村,通过直播、短视频等形式品鉴美食、体验农旅、推广美景,以“内容种草”激发城市消费者的购买欲望,实现“从看到买”的转化。
在品牌建设方面,上海市网购商会连续四年发布“上海网络新消费品牌TOP50榜单”。宋轶勤表示,未来将加强在农业领域品牌培育,通过专项榜单、名录等形式,重点推介上海优质农产品品牌,助力农业新品牌破圈出海。
为促进城乡要素交流,“魔都乡见”平台与“魔都乡遇”公众号同步上线,为市民提供一站式乡村生活攻略;一辆“丰收巴士”从廊下生态园出发,开启全城巡游之旅,将丰收的喜悦和上海地产优质农产品带给广大市民,成为连接城乡的流动风景线。
“丰收巴士”从廊下生态园出发。
人才汇聚
上海农业的丰收,也是人才与乡村活力的丰收。
在上海,越来越多懂技术、会经营的“新农人”选择回到乡土,他们中有海归博士、城市白领、农二代创业者。
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印,是一位退役军人。2017年创业时,他发现散户种植存在“缺规模、没品牌”的痛点,于是创新采用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,统一品种、统一技术、统一销售,并推出“保底价收购+兜底销售”政策,有效打消了农户的后顾之忧。在他的带领下,合作社年销售额破亿元,成为上海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。
围绕“一棵菜”,王印打通全产业链闭环,将青浦三个基地进行功能化细分,形成“种植—加工—配送—文旅”的立体布局。王印说:“我是一线农民,要带领更多农民过上好日子。”
活动现场,“整村运营”作为乡村振兴的新模式获得多方关注。6家乡村振兴“五好两宜和美乡村”片区代表与整村运营企业代表签订框架合作协议,标志着城市资本、专业人才与乡村资源实现精准对接。
签约台前,村民代表们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,这意味着沉睡的农房、闲置的土地将被盘活,城市资本与专业团队将带着品牌、设计与市场资源走进乡村。
金融支持紧随其后,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关注乡村需求,打造特色服务,在准入条件、担保方式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,专门为参与整村运营的企业量身定制了“美丽乡村经营权融资贷款”产品。
活动现场,上海市委金融办、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、市文旅局、市农业农村委等单位还联合发出支持“整村运营”的倡议,承诺将以最大诚意、最实举措、最优服务,全力支持上海整村运营提档升级。
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