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怎么又不写作业了?”“我跟你说了多少次,不要老是玩手机!”“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,再看看你……”这些熟悉的唠叨声,是不是经常在你家响起?很多父母都发现,自己越是唠叨,孩子就越不听,甚至还会和父母对着干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又该如何破解这种亲子沟通的困境呢?
首先,我们得明白为啥唠叨不管用。孩子其实和大人一样,都渴望被尊重理解和。当父母唠叨的时候,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被忽视了。就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:“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,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。”如果父母总是用唠叨的方式去教育孩子,孩子就会产生抵触情绪,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,从而更加不愿意听从父母的话。
举个例子,我有个朋友小李,他的儿子小明上初中后成绩开始下滑,小李特别着急,每天都在小明耳边唠叨:“你不好好学习,将来怎么考大学?”“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,成绩多好!”结果呢,小明越来越反感,成绩也越来越差。后来小李意识到问题,开始尝试和小明平等交流,问小明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,需要父母怎么帮助。小明感受到了爸爸的关心和尊重,开始主动和爸爸分享自己的想法,成绩也慢慢有了起色。
展开剩余65%所以,唠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,反而可能让问题变得更糟。那我们该怎么办呢?首先,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。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,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。当孩子犯错的时候,不要急着批评,而是要先听听孩子的解释。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,不要立刻就唠叨“你怎么这么粗心”,而是可以问“这次考试没考好,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?”这样孩子会更愿意和你交流,也会更愿意接受你的建议。
其次,父母要学会倾听。也有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他们需要一个倾诉的出口。当孩子和你说话的时候,一定要认真倾听,不要轻易打断。比如孩子放学回家,和你抱怨学校里的事情,不要急着说“这点小事有什么好抱怨的”,而是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,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,给出建议。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被重视,也会更愿意和你沟通。
再者,父母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关心。唠叨其实是一种关心,但这种关心的方式孩子很难接受。我们可以尝试用更积极的方式去表达关心。比如,孩子考试没考好,不要唠叨“你怎么这么笨”,而是可以说“这次没考好没关系,我们一起看看哪里出了问题,下次争取考好一点”。这样既能表达出对孩子的关心,又不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。
最后,父母要学会用爱去包容孩子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,会做出一些让我们不理解的事情。这时候,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,而要用爱去包容他们。就像教育专家李玫瑾说的:“孩子犯错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引导他们改正错误。”我们要用爱去包容孩子的错误,用耐心去引导他们改正错误。
破解亲子沟通困境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需要父母用心去经营。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,学会倾听孩子,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关心,学会用爱去包容孩子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,让孩子在爱和理解的环境中健康成长。
发布于:广东省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